选择题2.0分
历史

6.1907年,浙江巡抚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巡抚声名狼藉,调离浙江,后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

清末革命得到舆论支持

B

清末时民权意识逐渐觉醒

C

巡抚徇私枉法不得人心

D

革命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结合其中关键信息:“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可知当时舆论中民权意识较高,故B符合题意;对于舆论与西方国家革命是否支持,题意没有体现,故应排除A、D;材料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可知其并未徇私枉法,故应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B.

考查方向

辛亥革命的背景。

解题思路

本题为材料分析型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材料信息“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 “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结合所学分析。

易错点

分析问题从主观出发,未能准确结合材料,分析题干信息不全面,而误选其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