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
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
请回答:
29.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
30.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1.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
手段:地方政府具体干预;民间互助合作
实质:反对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仍是自由放任政策。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答题过程中应避免对材料一的材料信息提炼不够,同时应围绕“手段”、“实质”这些关键词作答,联系材料“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回答即可得出结论,其手段是 :地方政府具体干预;民间互助合作,由此得出结论其实质是仍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答题过程中应避免对材料一的材料信息提炼不够,同时要围绕“手段”、“实质”这些关键词作答即可。
本题易错点在于:审题不清,没有遵照题目概括的要求作答。
问题:产品剩余,消费不足;社会分配不均。
主要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生产;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结合材料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答题过程中应围绕根据题干材料“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结合材料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答题过程中全面提取材料“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中的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本题易错点在于:1. 调用所学知识不够、有所遗漏。
2. 没有深入材料进行认真解读,没有对材料进行有效梳理和提炼。
政策调整:减少政府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经济背景:经济“滞胀”现象严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智慧:政府要适时、适当干预经济;政府解决人民福利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图表中的表头信息“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可知答案为:减少政府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第二小问要求学生综合概括三则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对比罗斯福和里根时期的措施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要注意结合图表中的表头信息,第二小问要求对比概括分析能力较高,认真对比材料二三作答即可。
本题易错点在于:1.审题不清,只立足对题目材料信息,不能准确全面的概括材料信息。
2. 调用所学知识不够、回答问题有所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