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5.0分
历史

选做题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周“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就造成了“学在官府”,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贵族关心的是维护统治地位,扩大统治范围,无暇顾厦教育,“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诗·郑风·子衿》序)。私学出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士阶层中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养士之风形成。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私家讲学,专门培养士一“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财政大权、监督权,议会还有权改变君主的人选,是议会生君主,而“学校”从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君主和“学校”的权力范围划分,其自身的财政尚且不能独立,君主对“学校”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是君主生“学校”。英国议会自14世纪以来区分上、下院,其组成人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利益阶层,复杂的人员构成使议会成为反映社会不同声音和需求的场所,而组成“学校“的主体是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大儒、士人们,单一的人员构成使得“学校”的声音也是单一的,这些人形成的“学校”反映的不是民意而是道义。英国议会的组织机构、活动程序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并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而在这一方面黄宗羲基本没有言及。

——摘编自林树青《论黄宗羲的“学校”思想》

37.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教育领域变革的原因。(7分)

38.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议会”与中国“学校”的主要不同。(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统治者无力顾及官学;士阶层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养士之风盛行);宗法分封制度破坏,争霸战争频繁。(7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正确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体现了春秋时期教育领域由“学在官府”到私学取代官学的变化。要分析春秋时期教育领域变化的原因,必须注意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根据材料中贵族“无暇顾及教育”和“私学出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等信息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春秋 时教育领域变化的原因。

考查方向

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平时的材料分析概括能力培养,从所给的材料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再结合所学过的春秋时期时代的特征这一知识,进行整合就可以。

易错点

或者脱离材料,完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完全依托材料概括。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议会高于君主,而中国“学校”则从属于君主;议员来源广泛,代表性强;“学校”群体成分单一,反映的不是民意而是道义;议会以法律制度保障运行,“学校”没有法律制度保障。(8分)

解析

本问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不同”议会和“学校”同君主的关系;议会和“学校”的组成人员;议会和“学校”与法律的关系。

考查方向

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的阅读,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比较即可。

易错点

不能全面多角度地对英国“议会”和中国“学校”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