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5.0分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材料一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并非一日建成,……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 

                  ——摘编白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

26.材料二 

  任何有现代意识的扩张主义者回顾诸如此类的成长和创造力时,可以想象到,宋代中国若自由发展下去,将可能主导航海世界,从而改写历史。这当然是想入非非了,但也再度提出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阻滞了艾尔文(Elvin,1973)所说的中国的“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继续发展?答案容易指向异族侵略者,指蒙古灭宋是阻挠宋人走向近代之路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随即可以知道,原因是不止一个的。

——摘编自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的表现,并分析阻滞它继续发展的原因。

27.材料三  

  中世纪晚期,东方社会并未出现西方的那种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新的文化群体与思想观念缺乏适合于植根的社会土壤,思想启蒙可谓遥遥无期。虽说中世纪晚期的东方国家(注:指中国)也不乏革新主张,但都采取了纵向复古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取向虽然寓含着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不可能达到西方人文主义者的那种“复古求解放”的目标,因而始终不能对旧的文化传统实现近代社会所期盼的实质性自我超越。

——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世纪晚期的主要“革新主张”,分析不能实现“实质性超越”的原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郡国并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征辟制;重农抑商,盐铁官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依据材料中“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重点抓住“加强中央集权”逐一分析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依据材料中“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重点抓住“加强中央集权”逐一分析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对教材知识掌握混淆容易出现知识错位而失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表现:市镇开始出现;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街市、晓市和夜市,乡村允许设市贸易;与少数民族的榷场贸易频繁;海外贸易活跃;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市民阶层壮大,出现了娱乐场所。原因: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理学的兴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只需要牢牢把握“宋代” 这个时间点,首先指出“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宋代的“商业革命”,而后对宋代为何不能走向近代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加以分析即可。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只需要牢牢把握“宋代” 这个时间点,首先指出“”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宋代的“商业革命”,而后对宋代为何不能走向近代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加以分析即可。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

1.对教材知识掌握不牢固,在第一小问回答上容易出现知识遗漏;

2.对于原因的表述容易出现重复性表述而影响评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主张:政治上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文化上批判宋明理学,追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提倡经世致用。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危机严重;小农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政策阻碍;思想文化专制,八股取士钳制思想,纲常礼教扼杀人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虽说中世纪晚期的东方国家(注:指中国)也不乏革新主张”联系明清之际的批判儒学即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表述;再根据“东方社会并未出现西方的那种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新的文化群体与思想观念缺乏适合于植根的社会土壤,思想启蒙可谓遥遥无期”从我国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策略等方面进行解析。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虽说中世纪晚期的东方国家(注:指中国)也不乏革新主张”联系明清之际的批判儒学即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表述;再根据“东方社会并未出现西方的那种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新的文化群体与思想观念缺乏适合于植根的社会土壤,思想启蒙可谓遥遥无期”从我国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策略等方面进行解析。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有效地进行定位“中世纪晚期”而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