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9.0分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9分)

不值一文的奶奶

(德国)布莱希特 ①我爷爷去世时,奶奶已经七十二岁了。爷爷在巴登的一个小城里开一家小小印刷场,死前和两三个助手在厂里工作。奶奶操劳家务,不雇女佣,照管着荒凉破落的老屋,为大人和孩子们煮饭烧菜,为了孩子们,她年复一年的消瘦下去。孩子中有两个姑娘到美国去了,两个儿子也离了家。只有最小的一个因为体弱多病,在小城里。他是印刷工人,已成了家,家里人口很多。爷爷去世时,老家只有奶奶一个人。②孩子们写信来,问起她今后打算怎样生活,有的请她去住。做印刷工人的小儿子则希望带着家人一起搬到她屋子里去。可是老奶奶一一拒绝了他们的建议,只希望每个孩子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稍稍捎些钱来。这家印刷厂早已过时,几乎没什么生意,甚至负了债。孩子们来信说,她不能独个儿住着,但她硬是不同意;他们只好屈服,每月寄给她一小笔款子。她想,反正做印刷工人的小儿子还住在这个小城里呢。③印刷工人有时也写信给哥哥和姐姐,向他们谈谈母亲的情况。有一次我爹写信问他,奶奶最近干些什么,他的回答只是寥寥数语,说她常去看电影。看电影在当时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在她子女的心目中尤其如此。三十年前的电影同今天的不一样,它总是在设备简陋、通风不良的场所放映,广告上面画着凶杀和恋爱悲剧的惨相。到那里去的只是少年,或者是一对对贪图光线黑暗的情侣。孤零零的一个

老太婆去那儿,必然十分引人注目。这种娱乐在等级上跟吃甜食相差无几,这就等于“瞎花钱”,瞎花钱是不光彩的。④还得说一句,我奶奶不但不经常跟她本地的儿子联系,而且也没有任何熟人去看她或邀请她。她从来不赴小城的咖啡茶会,却常常到一个补鞋匠的工场里去。工场坐落在一条声名狼藉的小巷里,特别在下午,总有各式各样不大正派的人闲坐着。补鞋匠是个中年人,曾游历世界各地,但结果一无所得,跟这种人交往,对老奶奶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失身份的。印刷工人在一封信中说,他曾同他母亲谈过这件事,但得到的却是冷冷的回答。“他看到些什么了?”这就是她的答复,谈话就此中断。和我奶奶商谈她不愿听从的事,可不是就这么简单呢。⑤在爷爷死后半年左右,印刷工人写信给我爹说,他母亲现在隔天就要在饭店里吃饭。这消息多么令人震惊!奶奶一生本来为一家十余口煮饭烧菜,吃的一直只是一些残羹,如今却上饭店吃喝起来了!她究竟怎么啦?不久我爹出差到家乡附近一带,于是去探望他的母亲。他去看奶奶时,奶奶正想出门。她重新把帽子放下,给他斟一杯红葡萄酒,并给他吃干面包片。她看上去镇定自若,既没有特别兴奋,也并非默不作声。她问起我们大家的情况,当然没有问得特别详细,她关心孩子们是否有樱桃吃。她还跟过去一模一样。房间自然一尘不染,她看上去也挺健康。⑥我爹在旅馆里租一个房间,等着奶奶邀他到家里去住,但她始终置之不理。看来她要和家庭生活一刀两断,现在想走一条适合自己脾胃的新路。我爹的脾气很好,既然看到奶奶十分愉快,就对我叔父说,一切听由老太太自便吧。可她究竟想干什么呢!根据下一步报导,她已订了一辆“布雷克”,想到一个什么地方去远足。⑦    “布雷克”是一种大型高轮马车,坐得下整整一家人。过去有几次,当我们做孙子孙女 的去看爷爷时,爷爷曾租了这种“布雷克”马车。当时奶奶一直待在家里,她不屑地把手一挥, 拒绝一起去。这次奶奶乘了“布雷克”马车去K城旅行。K城是个大城市,乘火车约两小时才到。印刷工人现在简直惊惶失措了,他真想请一位医师。我爹看信时摇着头,但不主张请医师。我奶奶不是独个儿去K城的,有一个姑娘伴她同行。印刷工人信里说,姑娘是个傻里傻气的人,是老奶奶隔天去吃饭的那家饭店里的厨师助手。她带奶奶去看电影,到那个皮鞋匠的铺子里去。传说这两个女人在厨房里一面玩牌,一面喝红葡萄酒。“现在她替那个‘怪姑娘’买一顶帽子,上面还有玫瑰花,”印刷工人灰心绝望地说,“而咱们的安娜连圣餐时穿的衣服都没有!”叔父的信写得歇斯底里气十足,信里一个劲儿数落着我们亲爱的奶奶,而且丝毫不肯让步。⑧实际上,我奶奶在最后几年,生活上一点也不宽裕。不上饭店时,她一般吃少许蛋制品,喝些咖啡,主要吃她喜欢的干面包片。为此,她破费买些便宜的红葡萄酒,每餐总要喝上一小杯。她屋子收拾得很干净——不仅仅收拾她所住的卧室和所用的厨房。⑨某一个秋日早晨,老奶奶突然在卧室里去世了,她活到七十四岁,她去世时只有那位“怪姑娘”陪伴在她的身边……

7.小说第①段交代奶奶以往生活状况的用意是

8.对小说中奶奶“新生活”的行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9.“小儿子”的形象对主题的表达极具表现力,请结合描写加以赏析。(5分)

10.联系全文,分析小说题目“不值一文的老奶奶”的深刻内涵。(4分)

11.网友们对老奶奶的形象反应强烈。有网友说这个老太婆太固执,也有网友说这老奶奶真酷!你如何看待位老奶奶,想对她说些什么(限用第二人称表达)(4分)

考察知识点

  • 文学类阅读(选考)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与下文奶奶的“新生活”形成强烈反差,吸引读者一步步深入探寻奶奶的内心世界。

解析

小说第①段交代奶奶以往生活状况,强调她为一生都在为家人操劳,从而为后文爷爷去世之后奶奶独自生活的种种“怪”事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孩子们的惊讶反应做铺垫。放在文章开头,还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考查方向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折综合C。

解题思路

题目问小说第①段交代奶奶以往生活状况的用意,答题时要分打作答,一是形象塑造方面,二是情节结构方面,放在文章开头,还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易错点

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注意此类题的答题模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奶奶的新生活包括“看电影”“常到补鞋匠工场”,“到饭店吃饭”,“旅行”。奶奶开始这样的新生活,是要体验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如此,B项吃尽美食就最合适不过了。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能为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力 分析综合D

解题思路

回到文本中根据对应情节,明白奶奶的“新生活”的含义,然后比照选项进行筛选。

易错点

对奶奶新生活的内涵没有理解。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小儿子自私自利,不能站在母亲的角度考虑问题,更不顾及母亲的内心感受。小说用这一形象衬托母亲的凄苦与无奈,突出不值一文的母亲操劳一生却不被人理解,尤其不被自己亲人理解的不幸与悲哀;即使这样,可贵的是母亲还能以自己老迈之躯在有限余生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小儿子”的形象更为小说深化这一层主题推波助力。

解析

小说对小儿子的描写是非常到位的。他认为母亲去看电影是“瞎花钱”,是不光彩的事;他不希望母亲去那个鞋匠的工场;他认为母亲隔天去饭店吃饭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他对母亲给一个“怪姑娘”买帽子的事非常气愤。这些描写,说明他对母亲的不理解,他很自私。如此烘托出了母亲晚年生活的凄凉和孤苦。但母亲没有因此而退步,她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非常有勇气的。可见,小儿子的存在,他的反对和歇斯底里,都反衬出老太太追求新生活的坚决。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能为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力 分析综合D

解题思路

题目问小说对小儿子的描写的作用并有提示,因此从主题角度进行分析。先找到相关的描写,分析说明他对母亲的不理解,他很自私。烘托出了母亲晚年生活的凄凉和孤苦。都反衬出老太太追求新生活的坚决。

易错点

本题作答时其实要从表现手法角度进行分析。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老奶奶经济上贫穷,社会地位卑微低下,尤其在儿女心中也无任何地位,确实不值一文;辛苦一生却一文不值,这是对老奶奶残酷的现实生活的莫大讽刺;而老奶奶对“新生活”的追求恰是对这种残酷现实的不甘和抗争,它的价值却是无限的。

解析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虽然是小说的标题,但却是“老奶奶”的子女对她的看法。在作者看来,是个反语。老奶奶经济上贫穷,社会地位卑微低下,尤其在儿女心中也无任何地位,确实不值一文,而老奶奶对“新生活”的追求恰是对这种残酷现实的不甘和抗争,它的价值却是无限的。

考查方向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力探究F。

解题思路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是谁对此持这样的看法。解答此题可从此入口考虑问题,从而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虽然是小说的标题,但却是“老奶奶”的子女对她的看法。老奶奶的最后两年里没有对子孙们尽义务,也没有为他们留下任何遗产,所以老奶奶在儿女的眼里是“一文不值”。在作者看来,“一文不值的老奶奶”是个反语,是对其子女的嘲讽,对他们的批评。

易错点

不能结合文本进行深度探究。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评分标准:对老奶奶行为赞成或反对态度1分,赞成或反对的理由阐释2分,现实意义1分。(持反对态度,但能站在老奶奶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多可得2分)

解析

可以用第二人称“你”的口吻表达自己对奶奶的劝阻或是对奶奶勇于开始新生活的支持。如认为奶奶的做法很酷,可以说“您的确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出去看看,不要理会儿子的脸色和声调。生活是属于您的,您的选择为我们年轻人树立了好的榜样”。等等。

考查方向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力探究F。

解题思路

这是道开放式的探究题,回答什么都可以,但一定要观点旗帜鲜明,并能自圆其说。一般来说,观点从小说的主题出发,这样陈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比较容易表达一些,千万不要有过激的看法和脱离文本的表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