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6.0分
政治

阅读材料《变淡的“年味”,消失的年俗》回答问题。

  集体记忆是构成民族的必要条件之一,春节这一波传数千年的古老习俗堪称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集体记忆,是写进民旋基因里的密码。尽管大街上依旧张灯结彩、商店里依旧促销火热、火车票依旧一票难求、饭店年夜饭依旧排队等候、贴春联放鞭炮依旧红火热闹、电视节目依旧精彩丰富……但近年来,大家却普遍感到“年味儿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

  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再需要腊八开始“忙年”了。随着电视、网络、电子产品的普及,年三十晚上各人都在忙各人的事,更多的是一家人各自玩弄着各自的手机……很难再在一起守岁、聊天享受那难得的片刻天伦之乐。甚至连晚辈拜大年的红包都变成了微信红包, 年味淡了的另一个原因恐怕要归因于一些风俗的简化、传统的流失。近年来,印刷工艺不断提升,春联和福字的样式越来越精美,“工业烙印”也越来越重。

  此外,一些不良倾向也在冲淡甚至扭曲春节的年味儿。“压岁钱”以及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花费越来越高,成为不可承受的负担。

  总之,物质条件的变化、过年形式的简化都在减弱春节的年味儿。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商品化、物质化,导致其精神内涵流失。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凝聚中国人情感的重要纽带,是确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过好泰节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城市化不断加速的时代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大行其道,要警惕民族文化记忆的弱化。如何增强春节的感召力,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改进春节年俗,使其适应城市化发展,让过年不仅仅是吃顿年夜饭、发点压岁钱,而成为阖家团聚、感恩祝福的重大节日。可以恢复一些大型庆典,增加游园、灯会、庙会等集体性游艺活动,使春节的参与感与感、仪式感大幅增强。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对春节精神文化内涵的宣传,使全体国民充分认知为什么要过春节、如何过好春节。留住年味儿,就是留住文化血脉。

15.结合材料,谈谈“年味变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16. 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留住年味儿,留住文化血脉”。

17.结合材料,就如何过好春节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

解析

首先,审设问可知,本题属于文化生活体现类的题目,没有明确的知识范围,需要仔细解读材料。

其次,审材料可提炼有效信息:由材料的前四段提炼“年味变淡”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①由第一段的中心句:春节这一波传数千年的古老习俗堪称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集体记忆,是写进民旋基因里的密码,可从民族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特点角度作答;②由第二段可提炼有效信息,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工业烙印”也越来越重,可从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作答;③由三四段,一些不良倾向冲淡春节的年味儿和物质条件的变化、过年形式的简化都在减弱春节的年味儿,可得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最后,作答,将材料和调动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逐一进行分析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文化生活体现类的题目,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易错点

文化生活的答案较宽泛,往往由于对材料解读不准确,导致答案要点不全或者是原理与材料不匹配。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只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才能留住年味和文化血脉。

解析

首先,审设问可知,本题属于哲学措施类的题目,知识范围界定为唯物辩证法,涉及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创新的相关知识。

其次,审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由材料第五段,划分层次,提炼如下信息:①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的血脉,可从联系的普遍性作答;②在洋节大行其道的今天,要增强春节的感召力,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改进春节年俗,使其适应城市化发展。这一点可从发展的普遍性和辩证的否定观两个角度作答。

最后,作答,将材料和调动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逐一进行分析,做到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要想准确定位知识,必须审准设问,紧扣材料有效信息作答,作答时注意做到:世界观+方法论+材料。

易错点

哲学角度相对简单,考生容易丢掉方法论的关联答案部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

本题属于哲学方法论措施类的题目,一般该类题目只需用方法论作答即可,该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作答此题可结合材料中年味变淡的原因,从而分析过好春节的措施。比如针对“压岁钱”以及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花费越来越高,成为不可承受的负担,针对这一现状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年味变淡,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改进春节年俗,使其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辩证的否定观、矛盾的特殊性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哲学方法论措施类的题目,解题思路:审读材料——提取信息——哲学方法论,作答即可。

易错点

本题可能因为对材料信息理解不到位,致使答案泛泛而谈,不切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