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15分)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
C为短腿,CC为正常,但
胚胎致死。两对基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
。
6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若让
中的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
中出现_____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_____。
63.从交配结果可判断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
是_____ ;在控制致死效应上,
是_____ 。
64.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 _____ 或 _____ ,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65.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
66.II.(9分)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
(1)由过程①获得的A为_____ 。
67.在核移植之前,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目的是 。受体应选用 期卵母细胞。
68.进行胚胎移植时,代孕母羊对移入子宫的重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这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69.采用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理论上可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绵羊,这是因为 。
蓝羽短腿:蓝羽长腿=2:1 6 1 /3
依题意,黑羽短腿鸡BBC与白羽短腿bb
C鸡交配F1理论上为,Bb
:Bb
C :BbCC=1:2:1,前者胚胎致死,因此实际表现型及比例是蓝羽短腿:蓝羽长腿=2:1。F1蓝羽短腿Bb
C交配,F2理论上有16种组合,除去胚胎致死的4种组合实际为,BB
C :Bb
C:bb
C:BBCC:BbCC:bbCC=2:4:2:1:2:1,因此F2表现型有黑羽短腿、蓝羽短腿、白羽短腿、黑羽正常腿、蓝羽正常腿、白羽正常腿6种,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4 /12=1 /3。
依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本题易在对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上出现错误。
显性 隐形
短腿和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C为短腿,CC为正常,说明
是显性效应;致死和存活是一对相对性状,
C、CC存活,
死,说明C是显性效应。
依相对性状的知识分析作答。
本题易在控制致死效应上分析上出现错误。
提前终止 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依据题意,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合成了蛋白质,只是和正常的色素合成酶功能不同,也就是分子结构不同,从翻译的角度,要么因终止密码提前而提前终止翻译,要么从缺失部位以后转录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而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依据基因突变及基因表达过程分析。再根据题意中分析作答。
本题因对基因表达过程不理解而分析上出现错误。
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的胚胎致死
少数雌鸡ZW的卵细胞有两种Z和W,只能与来源同一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这一极体总和卵细胞染色体相同,因此形成二倍体的染色体组合有ZZ和WW,后者致死,前者只能形成雄性个体。
根据ZW型性别决定,先分析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的染色体组合,再依题中条件分析作答。
本题易把ZW型性别决定当成XY型性别决定分析而出现错误或想不到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
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过程①是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
根据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作答。
本题可能没记住基因的表达载体而自己表述上出现错误。
保证核遗传物质来自含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 MⅡ
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目的是保证核遗传物质来自含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最佳时期是 MⅡ。
根据体细胞核移植属无性繁殖过程作答。
本题易因没记住去核的最佳时期而错误。
免疫排斥反应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之一就是代孕母羊对移入子宫的重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根据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作答。
本题易因没记清而出现错误。
整合有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依题意,要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绵羊,就需大量核移植时的供核细胞,而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低,可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
根据题意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绵羊,就需大量核移植时的供核细胞,而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低。
本题易因不记得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可分裂增殖而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