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9.0分
语文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起源于唐代的民间书斋和朝廷整理经史典籍的官衙,是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宋代书院兴盛起来,与理学相结合,奠定了发展的学术基础与学养根基,基本上确立了讲学、藏书、祭祀、学田相结合的制度。明代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推广阶段,总体上是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清代书院大量普及,形成了从民间乡村书院、家族书院到官方支持的省城书院的全网络覆盖规模。近代书院的改革,目的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强调现代与传统的一眯相承。但在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冲击下和自身深刻的危机意识的影响下,改革变成了“争毁”。于是,书院改制成了学堂,产生了历史的断裂,传统书院的内在精神并未传承下来。

书院首先要继承传统,要尊重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先哲们。书院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程颐提出“天理”这个新儒学核心概念,打破了千余年来解释儒家经典的范式,具有极高的理论创新价值。有了这个基础,朱熹才能成就理学思想集大成的伟绩。传统不仅在于传承,也在于创新。没有传承,文化就如无源之水;没有创新,文化就如一潭死水。

书院能自觉运用传统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孕育于夏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宋代学者们不仅批判秦汉以来的政治,认为从无善治,也严厉批判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认为纯为利禄而行。这种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正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的驱动力。

书院办学的另一个宗旨是求“为己”之学,为了成就自己健全完满的人格,这也可以说是书院建在山林之间的一个重要原因。书院讲学有严格的程式,书院讲学的程式与规定体现了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与尊重,对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师长的尊重。书院的创建者们又忌讳文化传统僵化、书院像官学一样成为赚取功名利禄的工具。书院在先生讲学规范与生徒求学自主之间的平衡,使书院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因而焕发出无限生命力。

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学生只有专业知识,缺少人文关怀,没有很好的传道精神。又加上社会发展过速,物质刺激太强,权力诱惑太大,这些都会造成人丧失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追求知识,拼命学习,结果却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该学习什么追求什幺,纯粹变成了“为人”、“逐物”的工具,丧失了“为己”的目的。因此,传统书院的传道与为己相统一的办学宗旨,对于今天处理好为学做人的关系,仍旧是可以借鉴的。

(摘编自郑明星《书院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察知识点

  • 论述类阅读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原文第一段有“近代书院的改革,目的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强调现代与传统的一眯相承。但在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冲击下和自身深刻的危机意识的影响下,改革变成了“争毁”。于是,书院改制成了学堂,产生了历史的断裂,传统书院的内在精神并未传承下来。”这与D项“书院到了近代为了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彻底改制成为学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堂就是书院,但未能继承书院的传统。”中的“学堂就是书院”明显是没有根据的,文中直说改制成学堂,学堂和书院还是不能划等号的,因为他们的性质和作用已经产生了差别。

考查方向

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通读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明确题干要求,题干的概念是时“解释”、“说明”、还是“相关表述”,然后确定信息区间,审读原文中相关表述,将题枝与之比较、核对,关注表示时态、程度、范围等词语,看选项是否犯了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毛病,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易错点

B项稍微有点干扰。

教师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考生根据选项,在文本中找到对应句段,是不难做出选择的。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的表述“宋代的学者们认为,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就只是教会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对应的原文在第三段,“宋代学者们不仅批判秦汉以来的政治,认为从无善治,也严厉批判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认为纯为利禄而行。这种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正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的驱动力。”明显缺少了“批判秦汉以来的政治”。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比对原文信息。一般一是比对跟原文内容的出入或差别;二是比对选项中表述出来的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本题属于删除了文中重要信息,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删除了原文中有的信息,导致分析不准确。

易错点

C项对应的是倒数第二段,但是改换了一下表达方式,因此稍有难度。

教师点评

要注意题枝的阐述方式与表意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但意思没有改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的阐述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没有人文关怀,更没有传道精神,远远不如过去的传统书院。”,在文本中对应的句段为最后一段“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学生只有专业知识,缺少人文关怀,没有很好的传道精神。又加上社会发展过速,物质刺激太强,权力诱惑太大,这些都会造成人丧失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追求知识,拼命学习,结果却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该学习什么追求什幺,纯粹变成了“为人”、“逐物”的工具,丧失了“为己”的目的。因此,传统书院的传道与为己相统一的办学宗旨,对于今天处理好为学做人的关系,仍旧是可以借鉴的。”原文是“缺少人文关怀,没有很好的传道精神”,而在题枝中则改变成了“没有人文关怀,更没有传到精神”,因此错误。

考查方向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明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审读原文中相关表述,将题枝与之比较、核对,关注表示时态、程度、范围等词语,看选项是否犯了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毛病,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易错点

B项的阐述用充分肯定的方式来表达原文,易误选。

教师点评

一定要读懂原文,根据题枝切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