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5.0分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万历至清遭光束的人口和粮食情况估计

材料二1918年,我国总人口大约4.3亿,粮食总产量大约2833亿斤,人均粮食659斤;1936

年,我国总人口大约4.8亿,粮食总产量大约3199.6亿斤,人均粮食666斤。

——依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和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整理

材料三 新中国人口和粮食情况

——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2001年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

13.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万历至清道光末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4.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1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认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人均粮食占有量有较大的变化,数量大幅度下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计量史学类试题的解题能力。根据材料中数据的变化不难总结出“均粮食占有量有较大的变化,数量大幅度下降。”而对于原因,紧扣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即可得出人口增长问题,农作物的商品化程度提高问题(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历史因素都会成为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因素。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人地矛盾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我国封建政府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状况。根据表格信息我们可以看出除清初顺治时期外,清代的粮食生产在亩产和总产两方面均较明万历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康、雍之际的粮食亩产量约比明代全盛时期提高14.8%,总产量则增长了45.3%;又经过100多年的和平发展,到道光末年,即中国历史即将进入长期动荡的“近代”前夕,粮食亩产水平较康、雍之际又提高了16.8%,总产则约提高了44.7%(道光末数均按估计区间的中值计),达到了中国传统农业粮食生产水平的“顶峰”。然而这只是观察其时农业状况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是,清前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快速增长。明盛世的人口,笔者估计最多也就在1.2亿上下。清初承长期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人口有所减少。但随着康熙二三十年代以后和平安定局面到来,经济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至晚到康熙末、雍正初,人口数量就又重新达到了明盛世的水平。乾隆初年,全国按保甲统计的“民数”约计1.4亿多。此后一个多世纪里,人口连上2亿、3亿、4亿几个台阶,至道光末年达到了近代人口增长趋于停滞前的官方记录峰值4.3亿左右;再计入不入保甲“民数”的人口,实际人口更可能高达4.5亿以上。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很好地将材料中数据进行有效整理而导致失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呈比较快增长趋势。

解析

根据材料三,可知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我国呈现的粮食问题。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图中曲线所呈现的粮食产量、粮食人均占有量基本上处于不断上升或增长的趋势。而其原因主要在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农业科技的发展进步、国家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技术投入、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特别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等来分析。

考查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改革开放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三,可知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我国呈现的粮食问题。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图中曲线所呈现的粮食产量、粮食人均占有量基本上处于不断上升或增长的趋势。而其原因主要在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农业科技的发展进步、国家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技术投入、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特别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等来分析。

易错点

本题易点在于对新中国农业生产进步的原因分析缺乏精细化、具体化的表述或概括,容易出现表述不完整、错层次不分明等失分问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认识:自道光年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确保耕地面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农业投入,适当控制人口增长率。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主要结合具体热点问题来评价认识历史问题。回答此题时,可以联系三农问题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来入手,强调问题及具体的解决举措,体现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更可以谈一谈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建设的借鉴作用来升华对我国当今粮食问题的认识。

考查方向

三农问题

解题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主要结合具体热点问题来评价认识历史问题。回答此题时,可以联系三农问题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来入手,强调问题及具体的解决举措,体现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更可以谈一谈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建设的借鉴作用来升华对我国当今粮食问题的认识。

易错点

此题难度相对较大,对于学生易错点主要在于能否注重一些知识的积累和对热点问题关注的程度,否则得分率会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