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1.0分
语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②东坡,元丰五年春,苏轼在东坡构筑雪堂,家属仍住临皋亭,因此常往来于雪堂临皋间。

8. 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分析。

9. 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联系诗句作答。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夸张。“家童鼻息已雷鸣”把家童的鼾声夸大成雷声,形象地写出了家童的鼾声之大。②比喻。“家童鼻息已雷鸣”把家童的鼾声比喻成雷声,形象地写出了在寂静的夜晚家童的鼾声象雷鸣一样震耳。③细节描写。“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形象描绘出苏轼夜饮醉归,家童已睡,只得立在门外,静听涛声的场景。④以动衬静。“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意境,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情的孤寂。

解析

做手法题,先要明确点出手法,再结合相应手法有准确分析的,必须结合是据分析。细节描写答成动作描写、以动衬静答成衬托、反衬、也可给分;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题思路

找出明显的手法——“家童鼻息已雷鸣”这是比喻兼夸张,写出两种就行。

易错点

以动衬静答成动静结合不给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长恨此身非我有”揭示出作者对身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

②“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难忘世俗名利烦扰的矛盾与苦闷,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③“江海寄余生”表达出作者对隐逸江湖的渴望。

解析

准确概括出作者的情感要结合诗句分析。

考查方向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抓住下阙中“长恨”“忘却”这些能够表达情感的字眼,分析词人情感。

易错点

只是单纯的写情感,不结合诗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