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8.0分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城市口号与城市文化

“两个胖胖欢迎您”“一座叫春的城市”“××,精彩每一天”“没到过××,不了解中国”……如今,往往是一个城市刚推出来一个城市口号,立刻就被网民批判得体无完肤。

网民对城市口号的反感和嘲讽,虽多出于直觉,但不能不说这直觉是准确的。近日有关城市发展的调查显示,有655个城市正“走向世界”,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为一举成名打出雷人口号的城市更是不计其数。很显然,一个城市要想变得有特色,不是靠多喊两句惊人口号就能做到的。尤其180多个城市都想建国际大都市,无异于痴人说梦,只能表明当下很多城市管理者的“暴发户心态”。算算美国如今有多少个城市能称得上国际大都市,就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城市和文化的关系不言而喻,非常古老。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城市,都有它们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形象。说起古罗马,人们会想起那里的竞技场和帝国文化;说起盛唐长安,人们会想起那里开放而包容的文化气象;说起明清的苏杭,人们会想起那里通俗文化的繁盛与隐逸文化气质。一座城市如果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个性,市民才可能共享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一个简单道理,像“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城市名头,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而不是当政者策划的,它代表了大多数民众对于该城市文化特色的认同。

18.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本文作者的论述思路。(6分)

19.根据文本,请分析当前令网民反感的我国某些城市口号的弊病。(6分)

20.结合全文,请谈谈当前中国的城市如何建设有风格的城市文化。(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首先,从网民对城市口号的反感嘲讽这一社会现象谈起,引出下文对城市口号与城市文化关系的探讨;其次,分析城市与文化的关系,提出历史名城都有市民与城市共享的独特的城市文化价值观;最后,分析中国有风格的城市文化消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解析

前两段,从网民对城市口号的反感嘲讽这一社会现象谈起,引出下文对城市口号与城市文化关系的探讨。三四段,分析城市与文化的关系,提出历史名城都有市民与城市共享的独特的城市文化价值观。最后一段,分析中国有风格的城市文化消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结构。

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说明性文体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易错点

概括不准确常是失分原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缺乏鲜明独特的个性;②大而无当,缺乏文化积淀;③不能代表大多数民众对于该城市文化特色的认同。

解析

此题的答案,要从文中观点反推。如:第三段中说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城市,都有它们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形象。比如古罗马,盛唐长安,明清苏杭。再如:“像‘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城市名头,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而不是当政者策划的,它代表了大多数民众对于该城市文化特色的认同”,强调了城市名片要代表大多数民众对于该城市文化特色的认同。

考查方向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筛选信息”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①应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要抓住了主要内容,筛选和整合信息才会心中有数。②依据题目要求,从考题要求出发,明确筛选信息的标准。试题简单的,可直接摘录文中重要词语作答;试题涉及范围大、干扰信息多时,就应该采用对比、求同的方法,分清信息的主次,根据考题的要求,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来。③掌握解答这类试题的常用技巧。(1)根据语言标志获取相关信息。如标题、序词、注释、表总提或对照的词语。(2)根据反复、照应确认重要信息。反复、照应一般是为了强调某个内容。(3)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取信息。找到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就得到了相关信息。(4)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筛选或获取信息。(5)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来获取信息。

易错点

不会从文中反推观点,自由发挥,观点不从文中来。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建设广泛参与的制度文化,唤起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②建设市民与城市共享的社会价值观,逐步形成城市独特的文化形态;③城市宣传要合理依托历史积淀,提炼并完善彰显城市内在精神的独特而又鲜明的城市文化。

解析

这个题的答案在最后一段。

考查方向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题思路

从回答中提取概括要点,并善于总结陈述。看似开放,实则要着眼于文本。首先要阐明考生观点,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陈述。

易错点

要么要点不全,要么要点重复。将半开放的题目回答成全开放题,是此类题目的答题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