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6.A组由获得
的方法是________,
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17.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类。
18.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
19.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自交 2/3
依据杂交育种的流程要获得矮秆抗病,方法是
自交获得
,从
中选取;
是双杂合子,
16种组合中3种是矮秆抗病植株,不能稳定遗传的2种。
依据杂交育种的流程及自由组合定律经典实验代作答。
把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理解为不能稳定矮秆抗病植株而填成2/8
Ⅱ
Ⅱ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
依据单倍体的特点作答。
没看清Ⅱ是单倍体,误填Ⅲ
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因为基因突变低频性和不定向性,诱变育种的盲目性
依据诱变育种的盲目性作答。
原因描述不准确。
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00%
Ⅱ是单倍体,由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发育而来,单倍体高度不育,幼苗期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四种稳定遗传的类型是,比例相同,矮秆抗病植株全为纯合子,故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00%。
把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理解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后一空填成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