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8.0分
语文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去马来牛不复辨”一句化用了《庄子•秋水》中的“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17.《秋雨叹》与《春夜喜雨》都是杜甫写雨的名作,请分别概括两首诗的思想情感。

18.中国文人不管是生于盛世还是乱世,也不管是高居朝堂还是远处乡野,总有一脉相承的政治理想和追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取邹忌建议,昭告天下①“ ,受上赏”,鼓励人们关心国事;在《师说》中韩愈用②“ ”与士大夫“耻学于师”作对比,赞誉百姓朴实智慧;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质问秦统治者③“ ?”批判其贪婪与挥霍;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④“ ,太守也”,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情怀和自我肯定。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斗米换衾裯”所写实已非斗米、衾裯的价值问题,而是道之毁的哲学问题:“相许宁论两相值?”世之失道,国之本失其位,民苦,贤哲居陋巷而佞者塞庙堂。少陵以此市井物价之疑问,抒苦道隐之惶然,亦叹现实自身命运之不甘矣。

考查方向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斗米换衾裯”表面上写百姓能以斗米换昂贵的衣物,实际上作者借此抒写道隐之惶然,感叹现实自身命运。

易错点

不要只理解字面含义,“斗米换衾裯”要结合写作背景分析。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去马来牛不复辨”属于用典,A项化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B项化用了陈后主的典故,D项用了屈原和白居易的典故。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要理解诗句后面的典故方能作答。

易错点

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春夜喜雨》写出了春雨的善解人意,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欣喜之情,同时赞美了春雨默默润物、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

《秋雨叹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秋天连月雨灾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第二首实写久雨,叹人民生活之苦。诗中表现出很强的忧患意识,堪称“史诗”。

秋日的昏昏之咒由内心向外界弥漫开去,秋风洒落,而秋雨却繁腻不绝,纷纷若世之喧嚣,缥缈如病中呓语。“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整个世界都蛰伏在一片乌云之下,齐奏着同样颓然、绝望的主题,人生如飞蓬,此时亦无路。“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世界如此浑浊,物皆不辨,道者无存。古者天人交感,泾渭水之清浊不辨,应是射人世之道理毁,伦理乱也。若孔子无奈伤获麟,泾渭不辨亦是不安的征兆,带来令儒者窒息的迷阵。古者农业乃天下之本,却是“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禾头生耳”乃言雨中禾叶卷,如耳之形,却亦言为天下之本、黎民口粮之禾的颓丧脆弱,禾头生耳,倾听世上的呜咽而无策。而农妇田父之音亦隐沦雨中,根基之没,国难久持。“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言世之目盲,“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言世之聋哑,仇兆鳌《杜诗详注》中亦言此乃刺杨国忠恶言灾疫,四方匿不以闻。然世之风雨如晦,亦非皆由一人而起。“城中斗米换衾裯”卢注言:“疗饥急,救寒缓也”,实已非斗米、衾裯的价值问题,而是道之毁的哲学问题:“相许宁论两相值?”世之失道,国之本失其位,民苦,贤哲居陋巷而佞者塞庙堂。少陵以此市井物价之疑问,抒苦道隐之惶然,亦叹现实自身命运之不甘矣。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诗歌的感情,要从原文整体出发,在此基础上联系意象深入意境,归纳情感,在结合诗句进行阐述。

易错点

考生在归纳《秋雨叹》情感时概括不出诗人对民生的关切与担忧内容。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解析

此题中要注意的字。如:“寡”、“ 耻”、“ 锱铢”等。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易错点

注意“ 锱铢”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