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3.0分
历史

历史证明“开放”与“封闭”,影响着一个国家发展进程。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   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的“开放政策”不象中国式的政策,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事实并非如此。在唐朝(公元六一八年——九零七年),当时中国的首都还在长安(今天的西安),中国号称有多达一万名外国人,这个大帝国的繁华首都里能看到各国的男女专家、艺术家、商人、学者等等。随着最后一个朝代清政府的衰败,孤立主义、闭关自守、排外主义的倾向日趋严重。中国的革命运动从来都不是内向的。它向中国境外,向海外——向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和俄国汲取各种思想和启示。

正如历史学家李锐所指出的,这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不同态度。毛“对西方不感兴趣”;他的社会比较封闭,更符合前清的传统。邓则相反,他如饥似渴地寻求新思想,对中国从西方获得的新东西非常感兴趣。

——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34.唐朝的开放政策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35.用史实说明“中国的革命运动从来都不是内向的”。(3分)

36.简要评论“邓小平‘对中国从西方获得的新东西非常感兴趣’”。(6分)

37.综上,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结合材料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当时中国的首都还在长安(今天的西安),中国号称有多达一万名外国人,这个大帝国的繁华首都里能看到各国的男女专家、艺术家、商人、学者等等”、同时“……它向中国境外,向海外——向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和俄国汲取各种思想和启示。 ”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以唐朝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的大多时候中外交往的“双向性”特点,从而从对亚洲、世界和国内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亚洲、世界和国内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审题不清,不能认识唐时中外交往的双向性,从而从对内、对外等多方面分析问题而误答、丢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戊戌变法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中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接受马克思主义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调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各派别向西方学习、促进中国政治、思想近代化的相关史实按问作答,如:戊戌变法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并接受马克思主义。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并根据题意、调运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按问作答。

易错点

史实不清,不能结合相关史实按问作答而误答、丢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西方先进设备、技术和外资,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学习外国文化,走市场经济道路,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结合所学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引进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有关举措,简介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考查方向

邓小平理论。

解题思路

解读材料并调运所学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措施、意义等相关史实作答。

易错点

审题不清,不能结合相关史实按问作答而误答、丢分。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封闭导致落后,开放有利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可综合上述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如封闭导致落后、开放有利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考查方向

明清闭关锁国政策和新时期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

解题思路

综合上述材料、把握题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易错点

审题不清,不能综合材料、把握题意展开而误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