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选择题9.0分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土香事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熏燃蒿草和动物脂肪,使气味上达于天,祖先神灵于是安而飨之。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即焚于室内,以祛秽气:熏衣与被,以取芳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不过是融A本土固有的习俗,而非创立新制。到两宋,香事兴盛发达。元代出现线香,香事里便有了“快餐文化”,不过追求古法与古意的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

中土香事发展演变,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香料的变化,二是香具的变化。影响香具变化的因素也大致有两项:其一与香料相关,其一与用途相关。后者便是因供养器具与日常生活用器之别而有了香炉的式样和风格之别,或者说俗与雅之别。设于寺院为公众所用者,自然不以难为标准;设于桌案为士人所用者,自求古朴典雅。两宋,香妒传统式样完成它最后的演变,并且新创的形制几乎都成为后世发展变化的样范。

焚香以求雅韵,即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大约自唐代始,宋人则把香事的日常化、诗意化推向极致。宋代士人之焚香,追求的不是豪奢,亦非点缀风雅,更没有仪式化的成分,而是本来保持着的一种生活情趣。

宋代士人视焚香为日常,从水沉香的使用可知当时用香的大概情况。南北朝时期沉香已经入药,作为香料,它也被这时候的合香家引入香方。不过这时候合香所用,仍以霍香、郁金、麝香为多。宋人重香,和合众香制作香饼,水沉香也是核心。调和众香制作香饼,从两宋的香方来看,基本原则与现代调香工艺多有相通。而宋人艳称的“龙涎香品”也是以水沉香为本,杂以脑麝香花而制成的舍香。为宋人所喜者又有“蒸沉”,即用蒸馏香水的方法薰制水沉香,调配出个性化的香气。类似的办法宋人发明了不少。

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合香之法,两宋已经完全本土化。本草学的发展此际达到一个高潮,园艺学的发达也可谓空前。牡丹、梅、菊等各有专谱,“更将花谱通香谱”乃是必然,成为宋代合香的重要特色之一。元代出现线香之后,线香并没有取代传统的沉香、合香,不过寻常所用毕竟以线香为多,大众化的佛事活动更是如此。

两宋香事之清韵,始终是明清士人力求保持的雅尚,然而,为诗思浸润且在友朋间往来递送的香事,却几乎不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清趣。就一般而言,乡绅仕宦富贵之家,一面多以香之祛除异味的功用为要,一面又以香具制作的日益新巧以及古嚣的应用蔚然时尚,而把它用作室内陈设,焚香倒在其次了。

进入现代社会,香事被国人遗忘了好久。近年出现了“香文化”热,面对久违的香事,我们应去追索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始末源流,了解焚香之真味、合香之情趣。

(摘编自扬之水《小阁幽窗,是处都香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原文第1段说“中土香事有着久远的传统”,A项以此句为核心,整合原文第1段中“礼制中的祭祀之用”和“日常生活中的焚香”等有关内容,并进行转述,符合原意,所以A 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原文第4段说“南北朝时期沉香已经入药,作为香料,它也被这时候的合香家引入香方”, B项把这一信息转述为“魏晋南北朝的合香家把时已入药的沉香也作香料使用,引入香方”,信息等值, B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B项的后半部分是对原文第4段“不过这时候合香所用,仍以霍香、郁金、麝香为多”一句的转述,转述时把原句”魏晋南北朝合香使用原料为多并非沉香”这一意思说反了,而且结合原文第4段“宋人重沉香,和合众香制作香饼”,可以推出合香所用以沉香为多并非是在魏晋南北朝,B项的后半部分是不正确的。因此B项是错误的。C项根据第4段中“宋代士人视焚香为日常,从水沉香的使用可知当时用香的大概情况”“水沉香也是核心”“而宋人艳称的“龙涎香品”也是以水沉香为本”几句话的意思进行转述,符合文意。因此C项也是正确的。D 项对第5段的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从“‘更将花谱通香谱’乃是必然,成为宋代合香的重要特色之一”一句,作出了“宋代把一些园艺花卉用作合香的新原料,创新了合香的制作”的推断,符合原文的意思;联系上文,宋代合香的这一重要特色与“园艺学的发达也可谓空前”存在因果关系,D 项的理解分析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D项也是正确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B 级。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并关注题干中表示原因、条件、结果的关联词或动词。

易错点

B项的后半部分是不正确的,考生容易出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的前一句“香具的变化是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之一”是对第2段开头的“中土香事发展演变,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香料的变化,二是香具的变化”一句从香具方面进行转述,符合原文意思;后一句是对“影响香具变化的因素也大致有两项:其一与香料相关,其一与用途相关”的转述,也符合原意。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对原文第2段香炉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述,前半句说香炉的用途同香炉式样、风格的关系,后半句说宋代在香炉演变创制中的地位,符合原文意思。因此B项也是正确的。C项的前半部分是对原文第1段有关中土香事发展演变内容进行转述,符合原文意思;后半部分是根据原文第3段,作出“宋代,焚香甚至成为士人的一种生活情趣”的推断,也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C项也是正确的。D 项根据原文第6段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述,“明清官绅富豪之家应用古器以及制作新巧的香具”的目的有两项,一是“室内的陈设”,一是“焚香”。两者是重要和次要的区别,而非只有其一。因此D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为 B级和 C 级。

解题思路

对这类题型要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

易错点

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对原文第1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不过是融入本土固有的习俗,而非创立新制”的理解分析,并结合第5段“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合香之法,两宋已经完全本土化”的内容,作出的推断,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根据原文第5段的“‘更将花谱通香谱’乃是必然,成为宋代合香的重要特色之一”;同时根据原文第4段的宋人制作合香的方法,以及“类似的办法宋人发明了不少”的说法,作出逻辑推断,符合原文意思。因此B项也是正确的。C项对第5段中元代线香使用的相关内容信息进行转述,符合原文意思。因此C项也是正确的。D 项根据原文第6段“两宋香事之清韵,始终是明清士人力求保持的雅尚”,结合原文第1段“不过追求古法与古意的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D 项的前半句从明清士人的角度进行转述,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6段“然而,为诗思浸润且在友朋间往来递送的香事,却几乎不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清趣”,D 项的后半句转述为“这种清韵在明清士人的日常生活中变得可有可无”,也是符合原文意思,但D 项把这一原因归结为“宋人焚香没有仪式化成分”,原文并没有存在这一关联,根据原文第3段宋代士人焚香的内容,宋代士人焚香没有仪式化的成分,是因为宋代士人把焚香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情趣。这与“这种清韵在明清士人的日常生活中变得可有可无”之间逻辑关联不一致。因此D项是不正确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为 B级和 C 级。

解题思路

仔細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岀来。

易错点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条件,用逻辑关联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