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2.0分
文综

38.史料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A中江(上海)界,申江髦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一一摘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二1850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美国驻厦门领事

  材料三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1)材料一、二的研究主题都是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不相同。依据研究主题,分别写出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简要分析各自出现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变乱”的看法。

(3)依如何看待材料三的史料价值。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材料一,耕织结合的传统小农经济的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 材料二,外国的工业制成品在中国销售遇阻,小农经济解体缓慢;中国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制。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