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8.0分
地理

图为江苏省略图右图为青海省局部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

材料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如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与其基本一致。

材料三:枸杞喜冷凉气候,耐寒力、抗旱能力强,在干旱荒漠地仍能生长。花果期必须有充足的水分。长期积水的低洼地对枸杞生长不利,甚至引起烂根或死亡。多生长在碱性土和砂质壤土,最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栽培。

材料四:右图所示区域生产的枸杞具有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色泽鲜艳而味甘等特性,且富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图中M市枸杞产业发展以干果和果汁加工为主

17.判断左图中甲、乙两种图例各代表哪种主要粮食作物。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18.简述江苏发展纺织和丝绸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19.描述左图中长江河段的水文特征。

20.分析当地种植枸杞的有利自然条件。

21.简述当地发展枸杞产业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22.指出当地发展以枸杞产业为基础的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图为冬小麦,乙为水稻。热量和水分不同造成的。(气候不同造成的)

解析

甲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北方地区,种植冬小麦,乙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男方地区,种植水稻。这种差异是由于热量和水分不同造成的。

考查方向

以江苏为背景考察南北粮食作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解题思路

江苏是一个地跨南北地区的身份,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的差异,农作物也存在差异。

易错点

注意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华北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东北是春小麦。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靠近原料产地;人口密集,有大量劳动力;纺织工业历史悠久,有基础;劳动力素质高。

解析

根据江苏省略图,该省有多种纺织作物及原料,靠近原料产地;江苏是人口大省,且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数量多、质量高;纺织工业历史悠久,有基础。

考查方向

工业区位分析

解题思路

结合图以及材料从进行原料、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 ,注意突出关键字,使用专业术语

易错点

区位分析中,学生最容易乱套用模板,脱离材料,乱写一通。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江宽水阔,便于通航;由于三峡大坝码截流,河流含沙量降低,汛期为夏季;支流多,湖泊多;无结冰期。

解析

左图中长江河段为长江下游河段,江宽水阔,便于通航;由于三峡大坝码截流,河流含沙量降低,流域内亚热带季风气候,汛期为夏季;支流多,湖泊多;冬季温度>0℃,无结冰期

考查方向

考察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题思路

注意看清楚题目要求,题目要求答长江下游河段水文特征,从汛期、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航运价值等方面分析。

易错点

部分同学套用答题模式回答水能资源丰富,这是长江中上游的水文特征。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有利于枸杞生长发育;昼夜温差大,枸杞品质好;高山冰雪融水提供充足灌溉水源;砂质土壤,排水良好;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解析

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气候问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山脉海拔高,气温低终年积雪,有充足的高山冰雪融水。沙漠广布,沙质土壤。

考查方向

根据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枸杞的习性分析农业区位。

解题思路

农业的区位分析侧重于自然因素的分析,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但应注意分析时应结合农作物生长习性。

易错点

本题学生常犯的错误是脱离枸杞的生长习性去分析当地种植枸杞的有利自然条件。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靠近原料地,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枸杞种植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发展壮大枸杞产业,可以提升区域产品品牌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

解析

靠近原料地,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枸杞本身可作为绿化树种,种植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发展壮大枸杞产业,可以提升区域产品品牌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

考查方向

产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题思路

从经济、就业、社会、文化、生态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平时多去记忆,背诵。

易错点

本题较为简单,但是应注意分析时使用学科语言。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交通通达性条件差;距客源市场较远;旅游设施和基础差,接待能力差;当地人发展旅游的经验不足。

解析

位于青藏高原,交通通达性条件差;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客源市场较远;经济较落后,旅游设施和基础差,接待能力差;当地人发展旅游的经验不足。

考查方向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解题思路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应结合材料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回答。

易错点

本题较为简单,但是应注意分析时使用学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