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0.0分
生物

下图为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

16.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                  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                        

17.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       关系。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说明信息传递能够            

18.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19.图2中A表示的能量是                          。 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丰富度 减小 已形成以入侵物种为优势的稳定群落 (该群落中入侵物种占绝对优势) 次生 速度和方向

解析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根据图1可知,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轻度→中度→重度)物种丰富度减小。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是因为该区域已形成以入侵物种为优势的稳定群落,或者说该群落中入侵物种占绝对优势。弃耕地基本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群落的形成是次生演替的结果。分析图1科学家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外来物种的入侵改变了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群落的机构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实验分析能力。首先审题、读图,获取题干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回答问题。

易错点

1、第一 问中不能正确分析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因为教材中没有讲解优势物种的概念。2、第三问中不能正确分析实验步骤而得不到正确结论。3、第四问对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与同化量的关系理解不透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竞争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竞争光能、水、矿质元素离子等。植物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这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也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群落的机构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实验分析能力。首先审题、读图,获取题干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回答问题。

易错点

1、第一 问中不能正确分析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因为教材中没有讲解优势物种的概念。2、第三问中不能正确分析实验步骤而得不到正确结论。3、第四问对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与同化量的关系理解不透彻。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该入侵物种生长的物质

解析

若黑麦草是通过根部分泌某种化学物质而抑制入侵物种的生长,则其存在于“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 中,与不加“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对照,其实验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该入侵物种生长的物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群落的机构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实验分析能力。首先审题、读图,获取题干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回答问题。

易错点

1、第一 问中不能正确分析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因为教材中没有讲解优势物种的概念。2、第三问中不能正确分析实验步骤而得不到正确结论。3、第四问对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与同化量的关系理解不透彻。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3%

解析

图2有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粪便量等,说明A表示的能量代表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1.05×109-3×108=7.5×108(J/hm2˙a);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次级消费者的摄入量-次级消费者的粪便量=2.44×107-1.9×106=2.25×107(J/hm2˙a),所以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100%,经计算为3%。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群落的机构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实验分析能力。首先审题、读图,获取题干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回答问题。

易错点

1、第一 问中不能正确分析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因为教材中没有讲解优势物种的概念。2、第三问中不能正确分析实验步骤而得不到正确结论。3、第四问对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与同化量的关系理解不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