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4.0分
文综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40.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41.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42.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年温差较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解析

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和东北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冬季获太阳辐射量多,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地表温度高,冻土层融化。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冻土” 二字,应抓住冻土的形成原因,结合材料信息,比较两地自然地理的差异,如“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可知青藏高原冻土要求更低的温度,结合青藏高原的实际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部分学生对材料信息提取错误,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的意思,导致回答问题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渠,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地的气温偏高,这就有了冻土不稳定的基础;通过对比发现,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冻土层的变化,冻土层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把握好各要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观察图中甲地与五道梁地区的温度和纬度差异。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厚度较小,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容易频繁的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中期稳定性。

易错点

本题答案要点较多,回答时注意把握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时注意语言规范,条理清晰。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冬季   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气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壁管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解析

工作季节为冬季。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路基温度,蒸发段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冬季气温低于低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材料,结合材料中“ 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可知季节为冬季,再结合热棒的工作原理,可以得出答案。结合图中热棒的位置正好处于路基的下方,保护路基的作用得以体现。

易错点

部分学生认为是夏季,误判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冻土容易融化,散热是为了降低温度。并没有正确判读热棒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