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8.0分
生物

30.蝌蚪生长到一定程度开始变态以适应陆栖生活,其外观上出现成对的附肢,尾部逐渐萎缩最后消失(褪尾现象)。正常情况下,从孵化出蝌蚪到形成成体幼蛙,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为探索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和甲硫咪唑对蝌蚪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如表1所示,实验结果如表2和图1所示,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表1 实验处理表                                                          

注:实验前各组蝌蚪的平均体长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实验

表2  不同药物、不同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处理蝌蚪的前后肢生长情况

注:“2后”表示有2只蝌蚪出现后肢,“3前”表示有3只蝌蚪出现前肢,其他以此类推,1d表示1天(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两项)。

(2)分析表2结果,由1、2、3组实验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有:                          ,由1、4组实验对照可以推测甲硫咪唑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具有           作用。

(3)分析图1中1-4组蝌蚪体长增长情况可知,在蝌蚪生长发育的某时期加入甲状腺激素              蝌蚪体长的增长速度,第3组8d后体长出现负增长,可能是本实验使用的蝌蚪在进行实验时已生长发育到了某一阶段,8d后已经开始出现          现象。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甲状腺激素的浓度、甲硫咪唑的有无     蝌蚪的初始体长、蝌蚪的数量、蝌蚪的孵化时间、培养时间等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或一定浓度范围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越高,促进蝌蚪发育的能力越强)    抑制    

(3)  抑制    褪尾

解析

(1)本实验为探索甲状腺激素和甲硫咪唑对蝌蚪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结合曲线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甲状腺激素的有无(或浓度)、甲硫咪唑的有无.无关变量有蝌蚪的初始体长、蝌蚪的数量、蝌蚪的孵化时间、培养时间等.

(2)1、2、3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不同,一定浓度范围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越高,促进蝌蚪发育的能力越强,1、4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硫咪唑的有无,结合表2处理结果数据可知,甲硫咪唑有抑制作用.

(3)由图1可知,加入甲状腺激素后体长增长速率变慢,即抑制体长增长.蝌蚪尾部消失,使体长变短.

考查方向

本题信息量较大,主要是考查实验探究和相关激素的作用,意在提高学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解题思路

解答生物实验题关键是要把握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即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通过细胞的代谢,增加产热等.

易错点

本题应注意分析题图,充分挖掘其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