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_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公司资料Company Information

上海_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 上海 上海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 教育培训
  • www.ies.fudan.edu.cn
公司介绍Company Introduction

上海_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是上海地区知名的教育培训企业,自加入上海黄页88网络平台初就秉承"诚信经营"理念,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上海_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介绍如下:

1959年10月—1961年, 苏联留学生基达连科·米沙来校攻读中国哲学史, 指导教师为胡曲园、严北溟、周予同等教授。

1965年2月—7月, 阿尔巴尼亚留学生沙邦·巴沙库在复旦微分几何专业学习, 指导教师为苏步青教授。

通过论文答辩后巴沙库被授予硕士学位。

行政管理方面学院设有院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学生科、教务科、行政科、财务室、资料室等科室。

2000年4月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 上海医科大学留办改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医学分院;翌年2月两校实质性融合后改称枫林校区办公室。

1984年8月, 学校成立独立编制的“外国留学生部”, 由蔡传廉任主任, 陈仁凤任副主任。

外国留学生部下设汉语、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概况等教研室以及办公室、教务科、行政科, 全面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

后勤服务方面设有餐厅、大楼管理、服务中心、小卖部等机构, 另有留学生专用运动场、健身房、洗衣房等生活设施。

为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学校对外国留学生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2003年1月, 将原由学院管理的外国留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托付给校外物业公司, 原在留学生宿舍工作的工人同时由该物业公司托管。

同年11月, 又将原学院招生办、学生科、行政科、枫林办等科室分出去, 成立“留学生办公室”, 负责全校外国留学生管理的政策制订与工作协调, 吴慧贞调任留办主任;新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专门负责对外汉语教学与科研及在学院学习的留学生的相关管理。

经过多年建设, 目前学院

1965年9月有214名越南留学生来复旦学习, 其中1名研究生、1名进修生分别由谢希德、华中一教授指导, 其余分成12个班学习汉语。

为此, 经学校领导多次研究决定, 于8月成立“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负责越南留学生教学和管理。

外国留学生办公室负责人为胡裕树、蒋培玉, 并配备27名教师。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这批留学生陆续回国。

此后, 外国留学生办公室自行解体。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 来复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增长较快, 为适应留学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复旦大学于1987年5月正式组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由蔡传廉任院长, 陈仁凤任副院长。

1991年6月陈仁凤继任院长。

先后担任副院长的有王国安(1988年6月—1991年11月)、李福根(1991年11月—1997年2月)、陶黎铭(1993年3月—2005年1月)、沈文忠(1997年3月—现在)、张高孟(2001年1月—2003年11月), 吴中伟(2005年1月—现在)、彭增安(2005年1月—现在)。

1997年12月, 陈仁凤调市外办工作, 担任市外办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学校委任博士生导师朱立元教授为学院院长、吴慧贞为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4年11月, 学校委任博士生导师朱永生教授为学院院长。

1974年复旦大学恢复接受外国留学生。

学校先后设立“校办外国留学生组”、“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外事办公室外国留学生组”等留学生管理机构, 李荣兴、陈仁凤先后任组长, 蔡传廉、胡正娥、王邦佐等先后分管留学生工作。

2004年以前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是一个集外国留学生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三位一体的留学生院, 其机构设置相应分成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三大板块。

教学方面除原有几个教研室以外, 学院成立时又增设汉语第二教研室;年底又从两个汉语教研室中析置汉语第三教研室。

翌年新设教材教法研究室。

1994年设立语言文化教研室。

1996年5月学院设立一室两部:成立汉学研究室, 聘请古籍整理所章培恒、中文系顾易生、哲学系潘富恩等著名教授为兼职教授;成立汉语进修部, 下辖三个汉语教研室, 分别负责初级汉语、中级汉语、高级汉语的教学;成立语言文化部, 下辖语言文化、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三个教研室, 负责汉语言本科生、普通专业进修生的教学。

1999年5月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两个教研室合并为语言文化第二教研室;2001年7月从语言文化第一教研室析出语言文化第二教研室, 原语言文化第二教研室改名为语言文化第三教研室。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长期以来是复旦大学接受外国留学生和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

复旦大学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历史却已有半个世纪了。

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接受的第一位外国学生是曾任日本东洋大学文学教授的今富正巳。

1952年夏上海学院中文系并入复旦大学中文系, 今富正已随之进入我校中文系学习。

1953年7月提前1年毕业。

1956年9月日本学生中田庆雄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特别优秀生”, 转到复旦大学中文系随胡裕树教授学习现代汉语, 1958年7月毕业。

同时学习的还有山下好之、菊地升等日本学生。

中田庆雄现任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长。

鉴于他为中日贸易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2003年1月20日中日友好协会宋健会长代表中国政府授予中田庆雄“中日友好使者”称号。

1992年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



上海_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致力于成为上海地区教育培训行业中的诚信企业,上海_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欢迎拨打联系电话021-55664489,热切期待您的垂询合作。

详细资料

邮政编码 200000
教育培训机构 » 上海市教育培训学校 »

上海_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 公司详情
关于我们
企业介绍
联系我们
名称:上海_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电话:021-55664489
地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主营产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