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西安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西安市第一中学 月考

  • 60501人已学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24.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

启蒙与救亡并重

B

推动中国近代化

C

救国与救民并重

D

实现国民西化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

25.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A

私人生活空间有限不被社会尊重

B

审判以及判决不注重任何证据

C

法律在具体执行时忽视公权保护

D

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公开举行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

26.王守仁说“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又说“四民异业而同道”。与他的观念相吻合的时代现象是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朝廷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C

徽商“贾而好儒”风气形成

D

明清学术彻底背离传统轨迹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

27.《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由此可知

A

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

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要为自由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D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

28.《全球通史》把XX国建立的共和政体在欧洲广泛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随后XX国通过民主建州,使得民主制度在空间上扩展;内战后保障了公民权。据此,XX国指的是

A

美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6

29.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7

30.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

A

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

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

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

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8

31.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

“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

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9

32.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转嫁战争负担

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强化物资管理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0

3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经济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1

34.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A

史学即史料学

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

治史所以明变

D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2

35.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

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斗争掀起高潮

C

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战争

D

美苏在国家利益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三大原则”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枫、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   

    -----------《潘恩选集》

材料三 根据1949年的《议会法》,上院对下院所通过的法案,只能行使一年的延置权,一年之后,法案将自动成为法律,送英王批准。1963年制定了一项《贵族法》,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因为作为贵族,他们无法参加大选,不可以成为下院议员,因此也就不可能作为党的领袖进入到主流政治中去。

                                   --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四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36.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3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英国政体有何变化?

38.材料三中“主流政治”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议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9.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分值: 25.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4

40.阅读材料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大学与10~13世纪中国书院的课程设置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分值: 12.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出生于今安徽的文翁来成都任蜀郡守,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汉书·循吏传》),遂将教育文化事业放在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大显,人才辈出,风气大变。“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汉书·循吏传》)

——摘编自袁庭栋《天府的记忆》

4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说明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4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初年文翁兴办教育的特点及其贡献。

分值: 15.0分查看题目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