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15年高三试卷 期中

  • 47938人已学
单选题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西周宗法制体现了(    )

A

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

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

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

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

2.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劦田”的记载。据史学家考证“劦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可知商朝的耕作方式是(    )

A

刀耕火种

B

精耕细作

C

男耕女织

D

集体耕作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

3.《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记载的是(    )

A

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

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

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

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

4.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A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

5. 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

A

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

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C

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

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6

6. 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    )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九卿制约,皇权至上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7

7.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8

8.1956年我国发现了一处古墓群,出土了包括兽骨、铁锛(一种工具)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根据出土文物判断,这处古墓应不早于(    )

A

夏商

B

春秋战国

C

秦汉

D

隋唐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9

9. 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论者意在(    )

A

说明皇权加强了

B

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

C

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D

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0

10. 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了北宋“令京城夜市到三鼓己未不得禁止”。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

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C

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

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1

11. 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    )

A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

皇权逐步走向强化

C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2

12. “明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    )

A

丞相

B

殿阁大学士

C

内阁

D

军机大臣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3

13.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

A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4

14. 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A

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

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

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5

15.《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    )

A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严格管理市场

D

压制丝织业发展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6

16.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

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

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

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7

17. 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

A

黄宗羲提倡“法治”

B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8

18.从战国到清代,中国的土地所有制演化趋势是(    )

A

集体耕地向私有制转化

B

国有耕地向私有制转化

C

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模式转化

D

由集体劳动向一家一户小农经济转化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9

19. 下图反映的是徽商老字号,图片反映了徽商的特点是(     )

A

起源于今天安徽境内的长江沿岸

B

经营种类多,活动范围广

C

主营盐铁棉布日杂

D

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0

20.清朝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

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

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

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1

21.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

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

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

“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2

22.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手工业生产曾经世界领先

B

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艰难

C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

英国制成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3

23.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其共同的危害是(    )

A

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

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

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4

24.《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A

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

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

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

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5

25.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

A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6

26.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

由此可见(     )

A

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

B

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通商口岸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

D

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7

27.1877年9月李鸿章批准了开平矿务设局招商章程十二条。章程规定:拟集资八十万两,分八千股,每股津平足纹一百两,……该局虽为官督商办,但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一切照买卖常规办理,所有各厂司事由商股中选充;每年所得利是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厂内督匠人等,均凭才干酌给薪水;股份二万两者,准派一人到局;司产之煤,照市价先由招商局机器局取用,其余或在津售,或由招运别处销售等等。材料显示(    )

A

开平矿务局属于官僚资本主义

B

清政府放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严重依赖封建势力

D

开平矿务局具有明显资本主义特征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8

28.1895年和 1898 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乘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    )

A

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

B

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学权威

C

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

D

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9

29.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    )

A

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

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

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

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0

30.《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

晚清时期

B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1

31.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A

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

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

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

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2

32.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

A

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3

33.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

正面战场国共合作抗战

B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C

百团大战的战况

D

抗战转入战略反攻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4

34.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是毛泽东的哪部著作(  )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5

35.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

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

签署了“双十协定”

D

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6

36.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本府会部马匹饲养员己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因饲养员己全部取消,今后各方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公马改革”主要意义在于(     )

A

减少行政开支,改善干群关系

B

充实生产人员,发展边区经济

C

精简机关人员,扩充边区军队

D

发扬民主作风,反对官僚主义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7

37.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8

3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B

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C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9

39.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C

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D

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0

40.1912年,全国大约有1500余种报刊,1913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一度减少至130余种,1919年后又上升到400余种。1921年,全国有报刊550余种,1926年增至628种,通讯社增加到155个。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B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民众文化程度显著提高

C

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舆论界的环境相对宽松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政治热情普遍高涨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1

41.据统计,我国自2009年起已连续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2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70%。此外,非洲已是我国海外能源资源的重要供应地、我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中非关系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在外交上(    )

A

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

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多边外交

C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

重视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2

42.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    )

A

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

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

C

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

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3

43.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

A

平型关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4

44.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

A

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

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

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

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5

45.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

A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

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C

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

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6

46.中共洛川会议提出:“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国民政府已正式对日宣战,全民族抗战开始

D

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7

47.1952年我国高教系统开始院系调整时,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 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

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8

48.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    )

A

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

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

C

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9

49.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

B

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

C

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

D

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0

50.据台湾新闻网2013年10月31日报道,台湾企业联合会总会长郭山辉31日率领30多位台商会长,一起对外喊话,希望台湾立法机构能尽速让延宕多时的服贸协议过关。他呼吁“立法院”能放下争议,为了两岸和平、台湾的经济与未来,朝野双方应共同携手,尽速通过服贸协议。由这段资料可见(    )

①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②经济利益的驱动促成两岸政治对话

③岛内政治斗争影响经济交流

④台商拥护一国两制,推动两岸统一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51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

  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

  问题:分析材料,概括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注意不能引用材料中的史实做为例子)。

分值: 10.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2

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问题:分析材料,概括明清小说流行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清小说流行的新因素。

分值: 10.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3

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某班研究性学习活动决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题布置纪念展览,以下是他们准备的部分展览资料

  问题:结合材料中的展览要求,从表中选择至少三条资料提炼出一个具体主题,并对所选资料中的任意两条予以相应阐释。 (要求:列出所选资料序号,主题立意明确。)

分值: 10.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4

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 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问题:结合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分值: 10.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5

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

分值: 10.0分查看题目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