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已知: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下面图象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 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6.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来除去混在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钙。
(1)试剂A是_________,试剂A需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a需要的仪器是: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C调节滤液pH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想利用上述得到的氯化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所产生的氢气的体积,部分装置如下图:
① 碳棒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极; 铁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
② 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将上图中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填编号)是B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与A接口连接的仪器的装置图。
28.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A、B、C的分子式均为C5H8O2,其中A为直链结构,加热时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物质;A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1:1。B为五元环酯。C的红外光谱表明其分子中存在甲基。A~I等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卤素单质发生a—H原子的取代反应。
(1)A、B的结构简式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C为反式结构,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类型:
F→G_____________,
A→I中的①_____________。
(5)写出F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与A的官能团组成和个数均相同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___个。
6.常温下,关于pH = 2的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根据表中电离常数可知: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H 3 COOH>H 2 CO 3 >HClO>HCO,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O- >>CH 3 COO- 。
A项, ClO- 的水解程度大于CH 3 COO- 的水解程度,同浓度CH 3 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应是 c (Na+ )> c (CH 3 COO- )> c (ClO- )> c (OH- )> c (H+ ),错误;
B项, 结合质子的能力大于ClO- 结合质子的能力,离子方程式应为ClO- +CO 2 +H 2 O=HClO+,错误;
C项, 分子、分母同乘以溶液中 c (H+ ),得,该式即为 K 电离 / K w ,温度相同则该式的值相等,正确;
D项, CH 3 COOH的酸性强于HClO,pH相同时,HClO的浓度大于CH 3 COOH的浓度,错误。
由表格可知,酸性的强弱顺序为CH3COOH >H2CO3> HClO>HCO3-,大于A中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由于醋酸酸性强于次氯酸,则NaClO的水解程度CH3COONa,则溶液中c(CH3COO﹣) >c(ClO﹣),;B、由于酸性H2CO3> HClO>HCO3-,则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C、由图象可知,稀释过程中,Ⅰ的变化程度更大,则Ⅰ为酸性更强的CH3COOH,=K,K只与温度有关,所以a、c两点的值相同;D、a与b两点加水的量相同,则a点酸的总浓度等于b点酸的总浓度。
1、溶液导电能力大小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为易错点。
2、弱电解质的电离要根据酸的电离常数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酸的酸性强弱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