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银川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银川市第一中学 月考

  • 57987人已学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

A

术以知奸,以刑止刑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D

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

2.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

3.相对于现代民主制而言,雅典民主制的真正缺陷是( )

A

把外邦人、奴隶等排除在外

B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运作

C

小国寡民,狭隘的城邦体制

D

仅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

4.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

5.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

经营更趋市场化

B

减少犁耕依赖

C

生产日趋专业化

D

注重精耕细作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6

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

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

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7

7.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

A

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

B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C

减轻农民负担

D

改革经济体制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8

8.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9

9.“在保持国家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把大工业联合成托拉斯和辛迪加,实行经济核算;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这些内容应出自( )

A

苏俄新经济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C

战后资本主义调整

D

新中国三大改造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0

10.1843年10月,德意志的一位诗人回家看望母亲时撰写了一首长诗:“凄凉的十一月,日子已渐渐阴郁,风把树叶摘落,我走上德国旅途。来到国境,强烈的心跳震撼着胸底。并且,真的,连眼泪也开始滴沥……”下列与它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  ) 



A

《红楼梦》

B

《离骚》

C

《百年孤独》

D

《老人与海》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1

11.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

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

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C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

D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2

12.在朝鲜战争初期,苏联的某些做法颇有意味。苏联采取秘密措施支援中国进行抗美援朝。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空中支援中国时,要求苏联参战的飞行员使用汉语或者朝鲜语通话,参战的米格飞机涂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外装,同时空军不许在海上作战。这表明( )

A

苏联不愿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

B

苏联在于美国争霸中处于劣势

C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出现裂痕

D

苏联响应中朝两国的战略请求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

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材料三: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13.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14.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

15.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16.材料四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17.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分值: 25.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请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

分值: 12.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0.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 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分值: 15.0分查看题目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