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15年高三试卷 月考

  • 16473人已学
单选题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

A

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

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

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D

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

2.“频繁地对外用兵,使晋楚两国都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两国都产生了谋求和平的愿望……在华元(宋国大夫)的调节下,晋楚两国于公元前579年夏,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宋西门之盟,开了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弭兵会盟的先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晋楚联盟主要是为了抗衡强秦

B

晋楚争霸表明分封制遭到破坏

C

该会盟之后保持了长期的和平

D

华元的调节树立了周王的权威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

3.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该材料意在表明(    )

A

中书省只是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

B

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C

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D

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制衡关系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

4.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背景: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

B

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

C

结果:尾大不掉,事与愿违

D

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

5.在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某喜剧中,一个叫德谟斯(Demos/汉译为“民众”,它也是英语Democracy/“民主”的词源)的猴子,被一个狡诈的政客牵着鼻子进行哄骗、愚弄并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结果,该剧受到雅典人的普遍赞扬。由此可知该时期希腊(    )

A

城邦文化高度发达

B

民主可能导致暴政

C

精英反对民主政治

D

公民直接享有权力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6

6.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曾有如下评说:“我们今天经济制度的得失,间接受罗马思想之影响不少;个人有勤治其事之精神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长,过于注重权利观念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短;二者皆与罗马法律制度有极深关系。”那么能体现古罗马法精神的评价是(    )

A

主张消灭一切阶级压迫

B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7

7.“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②该宣言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③英国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④从此英国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8

8.18 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美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能手,利用既有的政治智慧,依靠全新阐释的社会契约平地建国,遂达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三翼齐飞。美国“择其善者而从之”在政治上的主要体现是(    )

A

行政、立法、司法相互制约的原则

B

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的原则

C

中央和地方实行分权的原则

D

政治体制上贯穿“分权制衡”的原则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9

9.依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法国与美国政治制度上的差异是(    )

A

行政首长由立法机关选举产生

B

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C

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

D

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部门官员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0

10.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    )

A

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

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

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

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1

11.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

A

责任内阁的权力重心

B

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

C

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

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2

12.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

A

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

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

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

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3

13. 据载,山西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他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

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4

14.以鲜血而赢得胜利,自是其价值的充分体现。以鲜血而换来失败,也可能不是无谓的,即所谓“血的教训”。一个失败的民族在战后认真思过,幡然变计,是对殉国者最大的尊崇、最好的纪念。下列历史事件中不符合“血的教训”的是(    )

A

鸦片战争结束后“天朝”额手相庆,欢喜依旧

B

甲午战争之后康梁维新党仿效日本,实行变法

C

南昌起义后,毛泽东率领残余力量走上井冈山

D

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加快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5

15.1970年10月1日,尼克松表示“如果说在我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去。”……尼克松的话已说到这个程度了,豪爽的毛泽东也立即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欢迎他来华访问。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尼克松此时的心境。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尼克松“心境”的是(    )

A

美国经济危机,以致失去了大国地位

B

越南战争已结束,美国军事受到重创

C

历经多年斗争,总算明白了敌友关系

D

苏联强势,美国考虑中国的战略作用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6

16.阅读下边的漫画,关于漫画所反映的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美双方因各自利益使得竞争与合作并存

B

中美经济战略对话是中美唯一的对话途径

C

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始终采用强硬姿态

D

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的主要政治因素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7

17.列宁在1918年说:俄国首先开始革命,这“绝不是由于俄国无产阶级有什么功劳、比别人先进,相反的,正是资本主义的特别软弱和落后,以及特别逼人的军事战略形势”。列宁意在强调(    )

A

俄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性

B

辩证看待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

C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D

军事斗争在社会形态转变中的作用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8

18.“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应出自(    )

A

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B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说

C

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D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9

19.“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第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主要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两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苏联解体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0

20.1776年,亚当·斯密指出:“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对文中“法律制度”的诠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包括僵化落后的土地制度

B

包括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包括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

包括国有形式的井田制度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1

21.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

A

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

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C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D

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2

2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B

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C

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

D

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3

23.清人说:“天下之民尽其智力以罔一切之利,不耻为厮养而耻于力田;其安于南亩者,皆柔而至愚之人,其于民盖不及什之一……商贾利厚,田亩利薄,弃薄取厚,人之常情。民未有不欲利者也,失之本则求之末,失之己则争之人……”材料反映了(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一定的变化

B

当时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等

C

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贾而好儒”的现象

D

“贱农而贵商”的观念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风尚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4

24.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    )

①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②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对英国制造品的顽强抵制

④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5

25.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中国资本主义不可能沿着正常的道路独立发展,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它不得不左右攀附,托庇于外国资本主义或本国封建势力。下列现象中不符合题中含义的是(    )

A

有的商办企业投身外国在华企业麾下,寻求“保护”

B

盐商何某买山采煤,却被士绅斥为异端,遭到驱逐

C

通久源轧花厂,担心清吏反对,便依附日本人保护

D

厦门机器公司虽系华商投资创办,却转在香港注册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6

26.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

A

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

报纸宣传是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

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7

27.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    )

A

一定程度上受“左”倾思想影响

B

完成了对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革

C

大力引进和运用国外的先进经验

D

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索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8

28.鲍盛刚在《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中谈到:“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改革都(    )

①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型经济状态

②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③积极引导本国走向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

④要求农业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生产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9

29.“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

A

引发了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B

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

C

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动

D

加剧了殖民扩张,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0

30.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A

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

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

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

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1

31.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

A

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

B

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C

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D

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2

32.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

A

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

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C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3

33.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资源因素

B

劳动力因素

C

市场因素

D

资金因素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4

34.罗斯福想做的不仅仅是减轻经济衰退带来的眼前的问题,比如:失业问题和低收入的问题,他还想规范和实施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并且帮助防范以后的经济衰退。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实现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是(    )

①废除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②举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就业

③完善社会保障,保护劳工权利

④农业减耕减产,政府进行补贴

A

①②③

B

C

②③④

D

②③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5

35.1991年底到1992年,社会上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了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

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

C

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

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6

36.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认为:由于当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海外不断沉淀,美国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作为国际核心货币应该保持币值稳定,这要求美国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地位,但各国为发展国际贸易,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导致其必须是长期贸易顺差国。但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成为一个悖论。对上述“悖论”的最好例证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

C

20世纪70年代因为美元泛滥形成的危机

D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7

37.“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分析认为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这揭示了(    )

A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原英属殖民地的发展

B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治安恶化

C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南北贫富鸿沟的加深

D

经济全球化仅对发达国家有利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8

38.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    )

A

“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B

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C

“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

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9

39.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0

40.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

A

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

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

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

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1

41.“阳明学派对理学学派是一个正面的打击,至少儒家阵营中已并行有两支主流。但使理学家痛恨的是,阳明学派显然在指责理学家都是假仁假义、只说不做的骗子。”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思想是(    )

A

“致良知”

B

“心即理也”

C

“知行合一”

D

“存天理,灭人欲”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2

4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    )

A

道德化和宗教化

B

政治化

C

世俗化和普及化

D

哲学化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3

43.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

A

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

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

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D

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4

44.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幅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

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

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5

45.“在此期间的《圣经》翻译成被视为“土语”的民族语言,教会势力在日益壮大的世俗力量面前的退缩,各级封建领主势力被国家政府权力削弱诸环节,使得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地的人民,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认同了自己的民族。”下列选项中与引文相符的是(    )

A

宗教改革,教随国定

B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C

尊崇理性,批判传统

D

反对信仰,蔑视神权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6

46.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

A

维持原有的社会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

B

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

C

社会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D

社会秩序是权利而非义务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7

47.李小庆在《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中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材料中的“旧有思维定式”指的是(    )

A

维新变法思潮

B

中学为体思想

C

实业救国思潮

D

民主共和观念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8

48.“……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指明了研究自然的四条基本规则,这四条规则的核心问题是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即坚持对自然研究的唯物主义的态度”,上述解说描述的是(    )

A

B

C

D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9

49.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

A

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B

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

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D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德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0

50.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B

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

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分值: 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51

5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会要》卷二十六“城廓”称:“东京车马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亿兆无穷。”……潘楼街一带“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娃交易,其中又按地区分别进行各类货物交易。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3卷)

  材料二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虽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听说明朝大跑马,倾城士女兴飞腾”;“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英商游憩有家园,不许华人闯入门”;“华人游息辟公园,铁作围栏与栅门”。

    ——摘编自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

  (注:“爱皮西地”即ABCD)

  材料三  伦敦,1600年人口20万,1750年,人口67.5万(占全国人口的11%)。人口的增长,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发展,伦敦定期货运服务在16世纪20年代获得较大发展,伦敦还是全国的水陆交通枢纽,伦敦全国干线公路枢纽地位形成于1730—1750年间,伦敦还是全国的信贷网中心。当18世纪90年代拿破仑侵占阿姆斯特丹后(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打击了处于巅峰的阿姆斯特丹),伦敦开始取代它的位置,发展为世界货币市场中心。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开封集市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市”的变迁情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上海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伦敦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因素。

分值: 20.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2

52.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整体性、根本性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张鸣《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

  材料二  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有学者说:“自秦开始,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完成了其形式合理性的工作;及至汉代,则赋予这种体系以价值合理性。”

  材料四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欧洲的民族国家是在王权的领导下形成的……但王权统一国家之后成为专制的王权。……因此,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是英国迈出了这关键性第一步……。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分析材料一中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

(2)指出材料三中“完成了其形式合理性的工作”主要的主要含义。

(3)材料四中英国“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指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导致人类社会出现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分值: 1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3

53.民主政治理念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未来的世界文化中,民主政治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民主政治的观念源远流长,从两河流域及希腊城邦,以至于西欧古代部落民主,然后一步步演变到市民的参政,最后归结为英美的民权与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这一系列的演变,有其历史背景与条件。到今天因为民主政治确实是比君主制、独裁制或集权制更为公平、合理,因此民主政治理念已为举世认可。若要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独立地建立起民主政治理论,并非易事。可是,若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尤其是(儒家)恕道观念及尊重人性的观念上,做进一步的伸展,则未尝不能在中国文化中纳入民主政治。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英美法民主政治理念发展的主要因素。

(2)概述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和民主政治理念的论点,并结合古代思想进行论述。

分值: 16.0分查看题目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