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4.0分
历史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材料一: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大的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业作为副业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不断变迁,关于其主要动力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伴随列强侵略而传入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剧烈冲击,成为改变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最强大动力;一种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社会生活习俗适应工业文明发展的需要,成为其变迁的主要动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是主动应对挑战的历程,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思想文化的进步是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主要动力。

35.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发生的变化。(4分)

36.关于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主要动力你持什么观点?运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0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西方经济入侵;耕织分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破产农民进入城市,为近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繁荣,近代城市兴起。(4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外国企业……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业作为副业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考查方向

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解题思路

读懂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分析。

易错点

本题非常简单,不足之处是学生直接照搬照抄材料,答不到点子上,很容易失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评分标准:水平一:8-10分 观点清晰,表述准确;(2分)能够运用2-3项以上层次和角度的史实论证观点,史实与观点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4—6分) 史论结合,表述层次清楚,逻辑无误。(2分) 水平二:5-7分 观点比较清晰,表述比较准确;(1-2分)

解析

第一小问可同意材料中的任何一种观点,也可以综合两种或三种观点概括作答即可。解答第二小问时运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对所确立的观点加以论述即可。

考查方向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解题思路

读懂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易错点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紧扣论点,史实与观点紧密结合,否则容易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