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5.0分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

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7.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

18.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通过立法方式进行;具有民主革命色彩;废除传统经学教育;重视公民教育。

解析

:⑴本着反封建和倡导民主共和精神,废除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背,为此在1919年9月正式公布了具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性质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宗旨,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教育理想,对民国初年的普通教育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⑵按资产阶级的要求,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最突出的是取消了中小学的读经、讲经课,大学停开经学科,规定各种课程内容必须体现共和精神,禁止使用清政府颁布的教科书。同时增加自然科学课,加强生产技能教育。⑶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中央教育行政改清末的学部为教育部,改尚书为总长,省一级教育行政改提学司徒为教育司长。有关学校人员的名称也有所改变,如改监督为校长,学堂改为学校。这些名称没有沿用清末的称呼,一改往日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反封建性。⑷制定新的学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临时政府贰紶弛救佾嚼崇楔搐盲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并非沿用清朝的《癸卯学制》。

考查方向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趋势民主、法治。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紧扣题意,将材料中的每一句话稍加分析总结,即可得到答案。

易错点

: 注意革命色彩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影响:培养近代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近代化。

解析

: 这里要注意在上一题解析中内容,联系现代教育所带来的或者可能带来的影响。

考查方向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解题思路

本题的解题主要依据材料的第二段内容,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可以推论出促进作用、教育人才的培养等等几点。

易错点

: 忽视了民主思想传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