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2.0分
历史

3.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檗(嫩芽新枝)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光秃)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孟子敏锐地发现了环境的变迁及其原因

B

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C

孟子主张要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D

孟子认为不要违背农时,食物就不会缺乏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旨不是讨论环境变迁,故A项是最好;材料中“斧斤”不知道是铁器还是什么,牛耕则无涉及,故B项错误;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材料中“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相符,故C项正确;与材料中“牛山之木”不符,没有涉及农时和食物,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孟子思想和准确理解史料能力。

解题思路

材料里说了过度的利用自然“无物不消”,要“养”等可知C正确。

易错点

容易选择B,以为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材料相符。其实,材料里讲人对自然征服和改造只是一个方面,不全面的是不能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