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3.0分
历史

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郭嵩焘的建议之所以没有被接受,主要是因“士大夫的谩骂”即顽固派的反对造成的,这也说明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依然是保守的儒家思想,因此A错误而C正确。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是逐步走向被迫开放,并且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错误。故选C项。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运动•晚清外交近代化。【易错点】不能结合人物的阶级属性分析其真实意图。

解题思路

“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然郭“常

写信给李鸿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故A项错误;“劝其扩大留

学范围”,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并不等于推崇西

方体制,故B项错误;当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文武

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郭

嵩焘“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的确超越了

“1876年”的主流思想,故C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

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一位驻外使节的人事调整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

政策发生了变化”,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