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5.0分
历史

西方人眼中之儒学形象

材料一:中国人以儒教治国,有着大量的文献,远比其他教派更为著名。就个人来说,中国人并不选择这一教派,他们毋宁是说在研究学问时吸收它的教义。他们不相信偶像崇拜。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偶像。然而他们却的确相信有一位神在维护着和管理着世上的一切事物。他们也承认别的鬼神,但这些鬼神的统治权要有限得多,所受到的尊敬也差得多。真正的儒家并不教导人们世界是什么时候、什么方式以及由谁创造的。……的确,很多人都断言这种礼仪的最初创立与其说是为了死者,倒不如说是为了生者的好处。孔庙实际是儒教上层文人唯一的庙宇。他们不向孔子祷告,也不请求他降福或希望他帮助。他们崇敬他的那种方式,正如前述的他们崇敬祖先一样。…… 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太平和秩序。他们也期待家庭的经济安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来源:Zxxk.Com]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2010年版

材料二:18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公开站出来反对“中国癖”,认为中国社会尚处于“幼儿期”,根本不值得学习。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更从孔学(宋明理学)“灭人欲”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和社会对个性的忽视和摧残,甚至把中国文化贬低为世界文化中最低级的文化。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更在《国富论》中将孔学的农本主义思想作为反面典型批判,以推销他的重商主义理论。

材料三:

(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共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25个国家和地区。汉语、孔子、中国,连成一体,把中国的语言、文化,把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中国的友好传达向全世界各个角落,不分种族,不分国籍。)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560年前孔子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一生既无政治权威又无经济资本的孔子,带领七十二贤人和三千位青年才俊,以德性伦理、经世致用和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曲阜走向中原,形成了中华民族自我理解和文化认同最有塑造力的思潮。现在,儒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越南的、韩国的,日本的,是东亚文明的精神体现。”

——环球侨讯

全球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43.概括西方人眼中儒学形象的变化。

44.你如何理解哈佛教授所说的 “(儒学)是东亚文明的精神体现”?

45.谈谈你对“西方眼中儒学形象”变化的理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从古代利玛窦对儒家的作用肯定到近代西方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再到今天儒学在兴盛的变化过程。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中“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太平和秩序。他们也期待家庭的经济安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说明利玛窦对儒学还是肯定的;材料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更从孔学(宋明理学)“灭人欲”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和社会对个性的忽视和摧残,甚至把中国文化贬低为世界文化中最低级的文化。”说明对儒学是贬斥的;材料三“孔子带领七十二贤人和三千位青年才俊,以德性伦理、经世致用和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曲阜走向中原,形成了中华民族自我理解和文化认同最有塑造力的思潮。”说明对儒学肯定。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儒学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对儒学”、“态度”、“变化”,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易错点

材料内容没有认真分析,容易回答片面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秦汉以来,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等东亚国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因儒学思想的影响尤为深远,所以也称“儒家文化圈”。儒学在这一地区成为官方哲学。日本等国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时,儒家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朝、日等国设立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建有文庙举行祭孔大典;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此外儒家思想还渗入东亚国家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中。

解析

根据材料中“以德性伦理、经世致用和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曲阜走向中原,形成了中华民族自我理解和文化认同最有塑造力的思潮。现在,儒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越南的、韩国的,日本的,是东亚文明的精神体现。”结合所学知识,秦汉以来,儒家文化确立正统地位,对周边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形成了辐射,确立了儒家文化圈;日本派遣使节团来华学习,并仿照改革,促进自身发展;日本等国的考试内容仿照科举进行,更多的是社会生活上沿用儒家的思想规范。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儒学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儒家”、“东亚文明”、“精神体现”,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易错点

材料内容没有认真分析,容易漏掉知识点:儒学在这一地区成为官方哲学。建有文庙举行祭孔大典。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评分项一:观点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史实,按照思路进行分析,明代中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18世纪后期也是如此回答,新时期也是体现国家力量的变化。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儒学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西方学者”、“儒家形象变化”、“认识”,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易错点

材料内容没有认真分析,容易回答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