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0.0分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指康有为)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 “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4.指出材料一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背景。康有为等上书内容是什么?其结果如何?

15.材料二中的各界上书目的是什么?涉及哪些人?材料所述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16.评析材料一、二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准备签订割地赔款之合约内容:拒和、迁都、变法结果:《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上书被拒收

解析

材料中“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得出背景是甲午战败,准备签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上述的内容是拒和、迁都、变法三者。材料中“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结果是已经批准,上书不收。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公车上书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材料一”、“背景”、“内容”“结果”,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易错点

容易与戊戌变法时期的其他内容相混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目的:反对签订合约

解析

材料中“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说明上述的目的:反对签订和约。“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说明参加的群体:各省官员、京城各部官员、举人等;“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材料中的举人上书次数多达近40次,康所称当日也有十五件上奏,康的拒收可能是未交。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西周政治体制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周公”、“诸侯”、“俯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注意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容易与西周时期的其他内容相混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材料一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实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实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个人回忆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是真实的历史。

解析

材料一中“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说明材料一的属于回忆录,是对自己参与的史实进行记录,并不一定就是历史史实。材料二“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这些材料是档案资料,而且是大量的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并加以佐证,可以反映历史史实。

考查方向

考查的是历史史料的运用和采纳。

解题思路

根据图片中的信息“材料一二”、“史料”、“价值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注意加上自己的认识。

易错点

对材料进行分析,没有认真归纳,容易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