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溪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玉溪市第一中学 月考

  • 31808人已学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24.学者陈苏镇指出: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以致二世而亡,所以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实际上说明了汉代

A

“宗法分封”的政治特点

B

“王国问题”的尖锐复杂

C

“郡国并行”的文化背景

D

“汉承秦制”的历史渊源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

25.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表明

A

唐代四民界限模糊

B

唐代商品经济繁荣

C

宋代小农经济衰落

D

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

26.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

A

儒学观念的世俗化

B

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C

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D

外儒内法的社会化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

27.林则徐曾上奏皇帝,认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掉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A

先进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

英国政府尚未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

C

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

D

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

28.《郑观应集》记载:余见上海租界街道宽阔平整而洁净,一入中国地界则污秽不堪,非牛溲马勃即垃圾臭泥,甚至老幼随处可以便溺,疮毒恶疾之人无处不有。通商各埠、江边、海边之地,当道理宜填筑马路,如洋人租界一式,以便往来。材料表明租界

A

激发了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向往

B

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扩张的结果

C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封闭状态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6

29.“中国艰苦奋斗,五年于兹,其目的在于粉碎暴日侵略迷梦;当此敌寇回光返照之日,又将魔手伸入南太平洋各友邦之领土,企图危害缅印安全。”下列属于“五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A

长城抗战

B

西安事变

C

枣宜会战

D

中共七大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7

30.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早在上个世纪越南战争期间,北越军队由于流行性疟疾损失惨重向我国求助,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疾研究的任务,经过艰苦研究终获成功。屠呦呦接受此项研究任务的国际背景是

A

中苏关系的缓和

B

中美关系的对抗

C

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不结盟运动开展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8

31.学者卡根认为:从当时的雅典政局来看,由于面临与前僭主势力希帕克斯的斗争, 还要与伊萨戈拉斯争夺民主派的领导权,故此,克里斯提尼一方面选择与希帕克斯合作,一方面又制定陶片放逐法来防范希帕克斯。这表明陶片放逐法的制定主要基于

A

激发雅典平民参政热情

B

维持政治力量的平衡

C

配合四百人大会的工作

D

实现雅典国家的团结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9

32.第二帝国末期,拿破仑三世不仅没有兑现减轻赋税的诺言,还横征暴敛,把农民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对波拿巴主义的迷恋。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他们的“这一转变”

A

促使巴黎公社获得了法国农民的有效支持

B

帮助法国政府贏得了对普战争的最终胜利

C

为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奠定了社会基础

D

拉开了法国朝着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序幕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0

33.17、18世纪采煤、开设铁业作坊或开采建筑石料则如同把土地租给佃农一样理所当然是庄园开发的一部分,地主和管家们当然不会只从纯农业的角度去考虑土地”。特别是“米德 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这表明工业革命

A

重工业是其主要部门

B

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

C

开始于采煤冶铁行业

D

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1

34.下表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速度(单位%)统计情况。据表格信息可知区域贸易自由化

A

使美国对产品需求从区内进口转为区外进口

B

极大冲击了加拿大国家经济安全

C

给墨西哥带来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机遇

D

促进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动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2

35.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

A

想象丰富,寄情人道感化

B

深刻剖析,批判社会现实

C

荒诞怪异,渲染精神创伤

D

典型刻画,讴歌劳工大众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7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日本政府1954年制定了《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日本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日本厚生省、大藏省、文部省、劳动省、建设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辅导就业和住宅规划,有效保护老年人权益。通过舆论宣传,使得社会各界都关注老龄问题。

——摘编自刘清芝《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材料三  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预计我国199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0%,将迈进老年型国家的行列。1991年中国劳动部组团专项考察日本等国的养老制度。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工程建设吹响号角。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保障》1996第8期

请回答:

36.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汉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37.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养老制度的成功经验。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的背景。

分值: 25.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4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两幅图及文字材料所蕴含的信息不同各两处,并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出现以上不同之处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合理)

分值: 12.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5

材料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过去闭关自守,愚弄国之百姓,尚可天下太平;如今海道大开,万国交通,竞逐富强,生死存亡之时,再以科举闭塞民智、窒息人才,亡国灭种,则指日可待。科举积陋已久,变科举、倡新学、开民智、求人才,在当时已有共识。庚子之乱后,清廷变法新政,封疆大吏张之洞等要求变通科举。终于到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请立废科举。待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背后,皇上只得诏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1905年废除科举,科场改做学堂,各地新学堂数以每年一万所左右的速度增加。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将近两百万。新学堂培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思维方法。新式文人学习各种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接受科学进步、民主自由新思想。这些思想无不冲击着传统儒家的观念与价值。但科举制度废除后,传统文人感到无所适从,废除科举与传统文人的失落,使儒家主体的传统文化失去其制度与个人的保证,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危机。

——摘编自周宁 《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4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

4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分值: 15.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杨度(1874~1931),字皙子,湖南湘潭人。在中国近代的政治舞台上,杨度是一个相当活跃的人物。早年师从湘乡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参加公车上书,后两度留学日本,确立了他的君主立宪思想,回国后积极参与策划洪宪帝制,失败后被通缉。晚年思想发生转变,并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杨度在洪宪帝制中起了明显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袁氏上台之后,杨度就一再强调:“去伪共和,行真君宪,设内阁,准人民之程度以定宪政,名实相符,表里如一。”

——改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

44.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政治追求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45.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杨度的洪宪复辟活动。

分值: 15.0分查看题目解析 >